Category Archives: 教育新聞
北一女師指108課綱刪減文言文 課審委員還原6年前審議經過
根據教育部資訊108課綱前99課綱設有30篇推薦古文,至108課綱剩下15篇,不少如醉翁亭記、蘭亭集序等均已不再名單中。聯合報資料照
有教師批判高中課綱刪減文言文,不教明末清初文人顧炎武的「廉恥」。當初參與審議108課綱的課審大會委員說,文言比例經摺衝表決定案,15篇推薦選文是爲讓出版社編書有依據。
北一女中教師區桂芝日前在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舉辦活動中發言,批判108課綱「去中國化」,大量刪減文言文,甚至刪掉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的「廉恥」,讓學生不再有機會思考「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批評108課綱是無恥課綱。區桂芝的發言影片在社羣網路引發討論。
赴美多年行踪不明…人瑞欠税留3千坪土地 税务局拍卖进帐400万元
在108課綱之前,普通高中國文的文言文比例爲45%到65%。108課綱最大變革是減少必修時數、增加選修,方便學生適性學習。
在這樣的背景下,各科時數普遍被砍,國文科能教的課文數相應減少,課審會高中分組一度建議將文言比例降到30%以下,引發社會議論。最終在民國106年9月課審大會,經過2輪投票,才決議文言比例爲35%到45%。
當年經歷「文白之爭」的課審大會委員李雅菁接受中央社電訪表示,108課綱的特色是多元選修,強調素養導向,文白比例本不是太重要,即便全部都文言文,學生不願意學、沒興趣也不想懂,也無法達成教育目標。不過當時社會有很多不同聲音,經過一番折衝後,才以表決的方式敲定文言比例。
區桂芝所提的刪除顧炎武「廉恥」,是來自舊課綱原訂有30篇核心選文(廉恥爲其中之一),108課綱減少爲15篇推薦選文。根據教育部紀錄,考量選文要包含不同時代(每個時代3篇)、不同文類,因而有所取捨,當時被刪除的還包括「典論論文」、「岳陽樓記」等;臺灣文學則有2篇替換,由「臺灣通史序」、「裨海紀遊」,換成「鹿港乘桴記」、「畫菊自序」。
李雅菁提到,當時審議時,一度有委員認爲乾脆連15篇都不要列,讓出版社自行挑選。但多數委員認爲還是要有範文,免得大家亂挑、遍地開花。
至於15篇要選哪幾篇,李雅菁回憶,主要是尊重研修小組專家的意見,課審大會只是訂出大方向。例如技職重視技藝學習,選文要與普通高中有差異,像是「天工開物」就很適合技職。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也擔任課審委員,他回憶,當時文白之爭吵了很久,最終比較能說服大家的論述,是迴歸108課綱的「素養」精神。課綱畢竟只是1個架構,教學現場仍保有一定彈性,教師如果覺得需要,也可多補充閱讀文本。
侯俊良提到,15篇推薦選文的目的,是讓製作教材者有一些依據,沒有框死。畢竟要教導禮義廉恥等價值觀念,本就可從很多文章切入,沒有說一定要哪一篇。
1名不願具名的高中國文教師認爲,15篇選文主要是爲了升學考試有依據,學生精讀這15篇,至少能拿到一定的分數,否則每家出版社的課文都不一樣,學生會無所適從。
這名教師也提到,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108課綱刪除哪些課文的討論出現,包括說課綱無廉恥,也包括說「唐宋八大家」都沒了。其實舊課綱的30篇核心古文,高中多半還是會提到,或發給補充教材,畢竟都是經典的文章,學生寫考古題時也經常碰到。
Category Archives: 教育新聞
遇疫情畢業即失業 他靠「甄嬛傳」上榜:把幹話寫得有涵養
林柏勳在苦悶的國考日子爲自己找樂趣,看後宮甄嬛傳還能複習行政法、增強作文能力。圖/林柏勳提供
疫情攪亂了林柏勳的職涯規畫,卻也爲他鋪了另一條更平穩的路。就讀高雄餐旅大學旅館管理系的林柏勳,畢業時強碰covid-19三級警戒,旅館業倒一片,畢業即失業的他,轉而報考高普考一般行政。連考兩年,壓力不在話下,林柏勳卻也能找出有用處的樂子,就是從宮鬥劇「後宮甄嬛傳」獲得答題的啓發。
大學曾在旅館實習的林柏勳,見證了疫情海嘯如何重挫旅宿業,畢業後完全找不到旅館業工作,他不得不另謀出路。他選擇半工半讀,投入國考,但他坦承,第一年上課囫圇吞棗、似懂非懂,唯一做的事就是努力抄板書,他心態設定爲成果發表,第一次考試只是測試賽,落榜就也不太難過。
不過,年底地方特考再度名落孫山,讓他深受打擊。第二年準備,他重頭來過,這回全職應戰,做濃縮筆記、寫考古題,寫完請老師批改校正,善用符號管理將課本重點分門別類、標記爭點,紮紮實實地讀,每天到補習班自修室報到,沈浸式體驗讀書氛圍。
林柏勳說,第一年讀只知道大略架構,有時會把概念搞混,第二年讀才驚覺錯誤,複習的重要性就在於此,給自己重新檢視、頓悟的機會。他自認是「法科腦」,他每天隨身攜帶法典,每天睡前也一定讀過一遍,法條自有邏輯,拆解概念,再套用事實,三段論證法作答即可。
考生生活苦悶,有時想放鬆看個電視,內心小惡魔就會出現說三道四,但林柏勳卻能爲自己帶來實用的娛樂舒壓方式。他笑說,自己熱愛看「後宮甄嬛傳」,宮鬥戲碼竟成了複習行政法的妙用,一段嬪妃假孕遭禁足的事件,他也能從違反行政程序的觀點來解讀,甄嬛字字句句經典語錄,更成了林柏勳國考作文的素材。
「要把幹話寫得有知識涵養。」高職體系出身,林柏勳說,這輩子唯一一次認真讀書就是考高普考的這兩年,但這條路不好走,尤其須承受外界眼光,最後能考取高考,要給自己一個大大的掌聲。
高普考一般行政報考資訊。
林柏勳小檔案。
Category Archives: 教育新聞
侯賴柯挺雙語 全教總批錯誤政策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邀集大學教授召開「2024請問總統之三」記者會,三組總統候人選有志一同,多支持推動雙語政策。記者許維寧/攝影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日前向藍綠白三組總統參選人陣營提問雙語政策亂象看法,發現三人雖都支持推動雙語政策,卻多未觸及核心問題。臺大外文系教授廖鹹浩表示,挪威奧斯陸大學已要求課程主要語言需用挪威語,芬蘭更規定大學部至少三分之二課程使用芬蘭語講授,避免母語遭邊緣化,連全英授課模範的北歐諸國都改弦易轍,呼籲停止錯誤政策。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認爲臺灣就是要推動雙語;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亦推動新北雙語城;民衆黨參選人柯文哲更早於雙語政策,任內公佈雙語教育白皮書。
侯俊良表示,賴陣營認爲執行端如重雙語輕學科、徵聘教師只重英語現象可再修正,但未了解此舉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有正視病竈根源。至於侯友宜治下的新北市也同樣熱衷雙語,若侯陣營願停止錯誤政策,何不先從新北市做起。
侯俊良說,柯陣營提及沒有配套不可能達成二○三○雙語國家,但未質疑雙語政策本身就是錯誤政策,可見柯也認爲雙語政策沒問題。
文宣部主任羅德水錶示,雙語政策違反專業,甚至牴觸國家語言政策,僅憑少數主事者幻想就讓教學現場忙得團團轉,恐導致學生語言、學科都學不精的雙貧乏現象,危及國家競爭力。
如何消除脂肪肝?生酮、地中海、間歇性斷食…五大食療、三大營養攝取比一比
Category Archives: 教育新聞
北市高中實務閱讀與創業提案賽 揭曉
第4屆閱讀創業提案競賽共8校17組決賽,最終由景文高中奪冠。圖/教育局提供
臺北市教育局爲提升技術型高中學生創業提案能力,提供學生實踐自我價值及夢想舞臺,辦「技術型高中實務閱讀與創業提案競賽」,由景文高中隊伍「財紅點翠」奪第一名、士林高商隊伍「坐好自己,站放光彩-AI偵測讓錯誤姿勢不復存在」第二名、木柵高工「屬於每個人的知鑄幣教」第三名。
活動邁入第4屆,由北市士林高商承辦,超過百位師生報名參與。經過初賽評選出士林高商、景文高中、金甌女中、臺灣戲曲學院、大理高中、木柵高工及稻江護家等7校共12支隊伍進入決賽,並於12月7日決賽。
決賽隊伍準備了提案簡報,將想法及創意化爲語言,各團隊全力以赴、展現自信,提案及企畫各具特色及亮點,充分展現技術型高中學生實務又創新的特質。
士林高商爲參賽師生辦理研習,邀半隻羊立體書實驗室葉禮洋創辦人及銘傳大學張國保教授、臺北海洋科技大學林俊彥校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張玉山教授及千鬱休閒農場林逸青創辦人擔任決賽評審委員,給學生專業的評比及務實的精進方向。
教育局表示,108課綱增加了跨領域專題相關課程顯示閱讀及學習廣度之重要性,同時新課綱也強調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的能力以及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的素養,藉本次活動看到北市技術型高中學子們精采表現,展現專業素養,創造自我價值。
Category Archives: 教育新聞
夢幻路線「高島縱走」雲海名不虛傳 做好行前功課,從容應付陡上陡下的攀登
夢幻路線「高島縱走」雲海名不虛傳 做好行前功課,從容應付陡上陡下的攀登
高島縱走,一直都是我的夢幻路線之一,看着這麼多山友美照真是讓人心動!剛好跑友熊熊開團我立刻加一。運氣也很好,出發前天氣回溫、氣象預報也出太陽,但爲了保險起見我還是準備雨衣、雨褲、備用衣物,然後迫降用的大垃圾袋、賴打、鹽糖等…等物資已經自成一個刁山小包,一起裝進了揹包,畢竟意外總是發生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啊!
高臺山的雲海好美,大景啊! 老實說,我覺得高島縱走不適合新手,請看 我是新手,我想去高島縱走,因爲很多路段是需要陡上陡下的攀登,若沒有攀登經驗或有懼高的情況,可能就會卡在空中了(中間排隊排好久…. 排到同梯決定就地吃午餐),我也很慶幸出發前仔細看了高島縱走的路線,P字路線我記住要順時針走,現場直接建議大家在路口選擇左轉走順時針路線,不然現在想想還真不知道要怎樣從這麼高的地方下攀。
(狀態顯示:行前做功課很重要)
陽光真好 很幸運遇到好天氣
倒木很多超好拍,攀過倒木對輕裝影響不大炫耀完我們人品好遇到大景炫耀網美(?) 照之後,要來說說爲什麼還好有帶刁山小包、備用糧食及羽絨衣。當天的氣象臺北約11-15度陰雨、高臺山約是10-15度晴天,出門前塞了一件odlo刷毛長袖當備用衣、薄羽絨當保暖,除了午餐大本丸外,還帶了三支巧克力霸、二片肉乾、軟糖、水和備用水約2升。沿途一切順利,除了下山時太滑摔了二跤之外,大約3.4點回到登山口,準備要去大吃一頓的時候發現:前面一羣人???
是的這臺車車刁車了 是啊,前方聚集了一羣人圍繞在一臺廂型車旁,那臺車的右邊二個輪子就像上圖卡在路旁動彈不得,因爲左邊的車車停太外面,那怎麼辦呢?這裡有只有這條路,要就大家一起把這臺車救出來、不然就大家一起卡在這。在山上遇到的新北特搜、鐵人哥、順澤宮帽哥… 衆多壯丁通通都很熱血的想出力不過呢,我們試了好久都沒有成功,想必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應該覺得還好吧?!對啊原本我也覺得還好,請見下各種嘗試
好感動!!!終於成功了,看影片!我們不用在高臺山迫降了,然後就在我們壯丁們鳥獸散車都開走的時候,我們前方那臺小白車技術不太好(狀態顯示:其實是旁邊的車停的太出來了,山友可以好好停車嗎?爽到你甘苦到我們一大羣人)輪胎已經騰空又差點掉下去,看着我們一羣車膽戰心驚!高臺山老闆、老闆娘趕快幫忙指揮怎麼開車,真是我的老天鵝啊….? 下山立刻大吃收收驚最後附上一張很美的橘色雲海,如果沒有這一趴我們應該也看不到帶着夢幻粉橘色的雲海~ 當然,以後不管怎樣的單日行程,我都會帶着刁山小包、保暖衣物、備用糧食與水的?!
Category Archives: 教育新聞
兒權座談何不放颱風假當面交鋒 張善政:桃園是寶地
桃園市長張善政(左一)被兒少代表問到爲不放颱風假多個問題均一一正面迴應。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政府今天上午辦理兒權座談會中,兒少代表關心當場問市長張善政「爲何桃園都沒放到颱風假」?對此,張善政表示,放颱風假是風大雨大上班上學有安全顧慮放假,爲何桃園沒放颱風假?因爲桃園是寶地,每次颱風從南、北來都有地形屏障,依氣象署標準,桃園沒到放假標準。
桃園市府社會局在20日國際兒童人權日前夕,在中壢區舉辦兒權座談會暨青春專案標語徵件頒獎典禮,由張善政主持分別頒發國小幼兒、國中及高中大專組標語徵件創意前三名學生獎金獎狀表揚,現場學生熱舞表演,吸引不少青少年和家長參與,張善政說,今年國際兒權日前舉辦這項座談和標語徵件頒獎,表達兒少的青春活力、廣徵年輕人的創意,期待看到更多桃園兒少創意和青春活力展現。
桃園兒少代表率先問及學生最關心的「颱風假」問題,政聽到笑稱,他有一次參加一個活動,一個年輕人跟也說,「市長我最大的願望是放颱風假」。張隨即正色表示,放颱風假的目的不是讓青年朋友去KTV,看到新聞有的縣市放颱風假,結果是KTV爆滿,這不是放颱風假目的,放颱風假目的是如果風大雨大,上下學或上班有安全顧慮放假,桃園風雨沒特別大,依氣象署標準未達放颱風假標準,風雨未必很大,萬一出門有危險無法上班上學,法規有保障公司或學校不可追究記曠職或曠課。
也有兒少代表問市長「高中有冷氣吹嗎」?張善政說,高中不是義務教育,目前沒有經費補貼,要自己付費,如果有的學生家境清苦有困難,教育局會透過公社團或家長會管道幫助;另一位兒少代表問市長「上下學很多車輛可否重視交通安全」?張表示,市找出學校附近交通繁忙、通學不便共77個點要改善,明年5 億元改善35個點,另一半要在3年內改善。
辽宁省沈抚示范区党工委原委员、管委会原副主任赵家鹏被“双开”
桃園市長張善政(中)兒權座談會暨青春專案標語徵件頒獎,與會合影比愛心按贊。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中)兒權座談會暨青春專案標語徵件頒獎,不少家長小朋友參與。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左一)被兒少代表問到爲不放颱風假笑稱回答桃園是寶地。記者曾增勳/攝影
確定沒有在偷偷告白?Crush新歌「根本是想著女友Joy寫的」 高甜歌詞每一句都藏愛妳
桃園市長張善政(中)頒發青春專案標語徵件得獎前三名學生獎金獎狀、合影鼓勵。記者曾增勳/攝影
Category Archives: 教育新聞
臺師大調查:逾5成國人不瞭解自己所屬族羣文化
師大國文系教授鍾宗憲表示,近8成6國人認爲落實文化教育的方式應是行動參與、直接感受體驗,而非光讀書。記者許維寧/攝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化教育策略研究團隊,針對「國人對於文化、文化教育的看法」進行調查,發現逾5成國人,自認不瞭解自己所屬原生族羣文化。但也有8成5的國人認爲,先了解自己的文化比了解他國文化重要,更認爲落實文化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並非閱讀學習,而是直接參與體驗。
臺師大今舉行記者會,公佈國人對於文化、文化教育的看法調查。調查中「原生族羣」是指受訪者父母親所認同的族羣;若父母來自不同族羣,則由受訪者擇一作答,視受訪者認同爲原住民、新住民、漢人再延伸調查。
師大國文系教授鍾宗憲表示,調查指出,國人族羣身份認同中閩南人約7成5,客家人約1成1,其次如大陸各省、 原住民、新住民等均不滿1成,和臺灣族羣佔比一致。
調查顯示,有關國人對自己所屬原生族羣文化的瞭解程度,鍾宗憲表示,即便政府近十年來做了很多努力,但高達5成2的表示不瞭解,4成6受訪者則表示瞭解。其中以外國籍新住民最高,瞭解者佔比達6成3,其次則爲原住民5成7、閩南人4成8,但不瞭解是一回事,高達9成1的國人仍認同所屬的原生族羣文化。
鍾宗憲也說,除認同自己原生族羣文化,也有8成國人願意瞭解其他族羣文化;更有高達8成5國人認爲了解自己的國家文化,應優先於認識其他地區或國家的文化,也代表欲推動國際化,國人多認同先固本。
此外,鍾宗憲也表示,調查也發現高達5成3國人認爲對文化教育影響最大的是家庭教育;且更有近8成6國人認爲落實文化教育的方式應是行動參與、直接感受體驗,而非光讀書。
臺師大團隊也建議現行文化教育藍圖,小學階段應規劃各族羣節俗教材,並增加俚語、諺語等項目,甚至可透過簡易傳統文獻閱讀,銜接國高中課程。
綜觀調查,鍾宗憲指出,文化部曾發表《2018文化政策白皮書》,指出教育體系過往着重於國語和英語教育,使得各族羣母語嚴重流失,也連帶族羣文化流失。認同應區分場合使用語言,如面對不同族羣時可使用國語、面對外籍人士使用英語,但如面對原生族羣或參與節慶民俗活動,則可儘量嘗試使用族羣母語溝通,尤其於家庭環境中實踐。
臺師大調查採分層比例隨機抽樣法,並以各縣市爲分層。有效樣本1077份,信心水準在95%下,抽樣誤差爲正負2.99個百分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化教育策略研究團隊,針對「國人對於文化、文化教育的看法」進行調查,發現逾5成國人,自認不瞭解自己所屬原生族羣文化。記者許維寧/攝影
Category Archives: 教育新聞
師資生培育國際移動力 近2千人前往逾20國見習
政府推動雙語政策,近年透過師資培育大學國外教育見習計劃,補助1977名師資生前往超過20個國家的中小學,開拓國際視野並將海外經驗帶回臺灣。
教育部今天發佈新聞稿,近日委託屏東大學辦理「教育部補助師資培育之大學辦理國外教育見習教育實習及國際史懷哲計劃」4場次的分享會,鼓勵各校師生交流經驗。
這項計劃是鼓勵師資生(大學修讀教育學程的學生)成爲具有國際移動力的未來教師,以行動建立國際友善連結。從105年度開辦至今,已補助253件計劃、共1977名師資生,前往超過20個國家。
臺北市立大學海外教育實習計劃主持人劉述懿在分享會中,講述師生到美國紐澤西州普林斯頓地區的英華國際學校,完成2個月的教育實習。透過全日觀摩上課,以繪本說故事、主題式教學等方式,還運用上臺試教的機會,推廣臺灣的民俗技藝與文化。
新型救生装备首次加入模拟水灾现场 南消办理救生演练抢救效率再提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則是讓英語、數學與自然科雙語教學師資生,到美國明尼蘇達州進行3個月的教育實習。計劃主持人陳錦芬指出,在觀課過程中,體驗以雙語模式教各種學科,並瞭解美國如何以多元模式,讓學童理解授課內容。
主辦單位預計於17日到20日,在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商場舉辦靜態成果海報展。113年1月則預計巡迴到臺北中山地下街,和民衆分享成果。
战斗蓝乐见蓝白合「谁上谁下都好」 赵少康:下架民进党迈出一步
Uber Eats标错价?肉菜类下杀1.5折 446元日本干贝只要67元
台东市民航路汽车追撞机车 58岁骑士「撞飞10公尺重摔」送医不治
Category Archives: 教育新聞
大專生分手調查 5成傳簡訊告知「不見面」、僅2成正向溝通
圖爲情侶分手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求愛不成轉而報復、情殺等社會案件層出不窮。善牧基金會今公佈2023「大專生分手議題」調查結果指出,近4成1主動提分手方以簡訊告知對方分手,被分手方經驗也有高達5成是被簡訊分手,面對面談分手比例都不高,更僅2成1採用正向溝通方式討論分手,其餘多采簡單、閃避問題的方式應對。
善牧基金會說明,問卷蒐集分爲18歲22歲「主動分手方」與「被動分手方」的經驗調查。 主動分手方調查有效蒐集問卷爲138份, 被動分手方有效蒐集問卷爲135份,並分爲有被分手經驗者56份、無被分手經驗者79份。
調查指出,無論是「主動分手方」或是「被動分手方」,分別只有32%及16%的受測者是當面談分手,以「分手簡訊」爲最多各佔41%與50%。
善牧表示,「主動分手方」五大分手方式以傳簡訊佔41%最常見,約出來當面談佔32%次之,電話分手佔18%爲第三,再來是直接斷聯、消失或由他人轉達。「被動分手方」則是50%被簡訊告知,透過電話佔17%位居第二,約出來當面談僅佔16%、對方直接斷聯、消失佔9%、由他人轉達佔4%,「其他」如冷暴力逼迫分手佔4%
善牧基金會臺中中心預防暴力組社工組長丁淑惠分析,大多數受測者在面對關係結束議題時,不知道該如何因應負向情緒,缺乏處理關係結束的方法、期待在最短時間內從此狀態中解脫等考量,恐是讓他們較容易選擇使用不直接面對面方式說分手的因素。
有關分手理由,調查指出「主觀地對關係下定論」如不適合、不愛了、沒感覺了比例最高,佔49%;次常用說法爲「抽象模糊的分手原因」,如:我們分手吧,你可以找一個跟你契合的人,佔24%;僅21%受訪者採用「具正面語氣與說明具體原因」,如:我覺得我們對人生規畫不同、價值觀不一樣等;有6%受訪者會「負向表達不滿」,如:你的愛讓我太窒息了、你一直對我死纏爛打,我沒喜歡過你。
丁淑惠說,僅2成1採用正向溝通討論分手,其餘多采簡單、閃避問題的方式應對,故意把話說得含蓄,認爲這是不傷害對方的做法,且未給予對方提出溝通的機會。她認爲,雙方清楚表達在關係中的感受與想法是負責且成熟的表現,通常提分手方要結束關係,想法若沒有好好地傳遞給對方,或以爲自己說清楚了,並未確認對方是否理解,這樣單方面的表達並非溝通。
從56份實際被分手經驗者的問卷中顯示,在不愉快的分手經驗中,有50%的受測者採委屈及檢討自我方式求複合,有23%以持續追問試圖獲對方迴應;還有37%受測者逃避面對關係結束議題,什麼都沒做或直接遠離對方。值得注意的是,有18%的被分手方若感受到不受尊重,有可能採取激烈或報復性的行動,例如網路公審、情緒勒索。
丁淑惠呼籲,被動分手方在難以理解與接受分手事實的狀態中,容易執著於追問原因或挽回感情,甚至反覆糾纏對方,在此斷裂溝通的互動狀態下,雙方皆可能被觸發焦慮不安的壓力反應,雙方關係若進入追逃模式,缺乏同理與逃避溝通,將可能帶來更多誤解,讓關係更加惡劣,甚至引發衝突危機。
善牧提醒,可透過「整理、接受、重啓」三步驟告別,整理心情與分手源由、接受事實與排解負面情緒,最後是放下執念,重新開始美好的生活。
善牧基金會的預防暴力行動方案,帶領大專生清楚表達在關係中的感受與想法,學習親密關係的尊重與界限、辨識「恐怖情人」特徵,以及自我保護與求助。下週六(19日)下午2點半將於北市花博公園花海廣場舉辦「2023善牧闖關趣-尊重不越界,關係不踩線」園遊會,期待提升民衆認知,推廣預防暴力。
Category Archives: 教育新聞
鼓勵青年學子落實創意 5大學聯合競賽尋找創新點子王
中山大學聯合國立高雄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高雄醫學大學、義守大學,舉辦「創流不息:五校聯合創意創業競賽」。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聯合國立高雄大學、屏東科技大學、高雄醫學大學與義守大學,今天舉辦「創流不息:五校聯合創意創業競賽」,吸引21組團隊報名參賽,內容橫跨生醫、綠能、智慧農業、文創及資通訊領域,最後由中山大學與高醫大所組成的跨校團隊「iStone愛石通」以「免開刀AI尿酸結石預測系統」奪冠,抱走5萬元獎金。
中山大學前瞻產業聯絡中心指出,比賽邀請科技、創投、生技、醫療等各領域專家擔任評審,由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政中心專員史博安進行國科會創新創業激勵計劃計劃徵案分享,透過推動五校早期新創探勘、輔導到孵化,建構良性創業競爭氛圍,強化各校創新生態環境,進而帶動校園新創落地成立公司。
獲得競賽第一名的「iStone愛石通」免開刀人工智慧尿酸結石輔助診斷系統,透過病人初診收集尿液、血液肌酐酸,輸入醫療資訊至iStone伺服器,便可快速執行運算回傳結石爲尿酸成分的機率,AI準確率高達93%,突破以往只能開刀治療一途,提升結石治療成效。
團隊成員、醫師陳浩瑋表示,最初希望可以爲病人找出免開刀的方式來處理結石,感謝國科會、投資人及許多專家提供創業資源,幫助團隊改善商業規畫流程,經過一年多才走到現在的研發成果,未來希望可以發揚光大,讓更多病人可以獲得免開刀的好處。
學生問同框黑道 柯文哲舉鍾東錦為例:總統見顏清標次數會不會比我多?
第二名得主是「Shy shy men」,第三名爲「安德膜斯生醫」,分別獲得4萬元與3萬元的獎金。「繃出新花樣」、「FruitGPT」以及「藍藻原創力」團隊獲得佳作。
中山大學產學長朱安國表示,中山大學一直以來都鼓勵學生髮揮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五校學生分享對創新和創業理念的追求,通過競賽形式,期待能夠挖掘出擁有強大創新思維和足夠勇氣的年輕人,幫助他們實現創業夢想。
高雄大學產學育成中心表示,高雄大學長期鼓勵學生培養創意發想及創新創業的能力,相信透過這次競賽,可以讓學生間互相交流學習,激發出更多的創新火花。
高雄醫學大學產學長王志光表示,透過創業競賽的良性競爭機會下,改良作品發展創新應用或完整的創業構想,激發不同的創意發想成果。此活動不但強化區域產學鏈結,同時也提供在地產業人才需求、實踐創業及培養創業家的目的。
曾志伟台湾做手术,有儿子照顾也有好友遗孀相伴,三人同框很和谐
中山大學聯合國立高雄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高雄醫學大學、義守大學,舉辦「創流不息:五校聯合創意創業競賽」。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與高醫大所組成的跨校團隊「iStone愛石通」以「免開刀AI尿酸結石預測系統」奪冠,抱走5萬元獎金。圖/中山大學提供